研究院新闻

彭滟教授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国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发布者:张慧萍发布时间:2019-11-15浏览次数:88

      近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现场展示、公开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彭滟教授指导的两个团队获得了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实现了“挑战杯”一等奖的新突破!

       第十六届“挑战杯”秉承“挑战筑梦、科创报国”的理念,经过校级、省级的层层选拔,来自553所高校的1518件作品获得国赛参赛资格。经过全国初评和复审,来自204所高校的426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最终,共评出特等奖35项,一等奖105项,二等奖286件。
      比赛期间,上海市团市委副书记戴冰、学校部部长徐豪、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光电学院副院长张学典等领导也专程前往比赛现场慰问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详细了解项目内容参观决赛作品,并对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彭滟教授与参赛团队



一等奖团队



       《便携式太赫兹危险液体检测仪》(光电学院

       指导老师彭滟

       参赛学生范鑫怡、宋瑞昕、左王格、姜怡欣、干敏霞、刘志佳、唐心雨、刘可盈

    本设备由上海理工大学“小小稽查队”团队自主研发,创新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以全光纤结构,再搭配上自主设计集成高速锁放板与SVM算法实现超高速信号扫描处理。本设备检测效率高、操作便捷,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各类公共场合入口,如地铁口等,快速准确甄别安全液体与危险液体,有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安检装置,满足国家社会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



       



二等奖团队




         《基于THz精密光谱的血液/尿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定量检测》(光电学院

          指导老师彭滟

          参赛学生王莹莹、严俊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与人体代谢有关的氨基酸,与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骨折、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医学上常用的方法主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检测耗时且成本高的缺点。由此,我们提出了使用太赫兹技术结合我们团队独立自主提出的“浓缩富集再烘干”的样品处理方法,利用太赫兹本身具有的可整体识别不同物质官能团、分子结构的特点,来实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低成本、低耗时的检测。



摘自 上海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