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鸣

发布者:张慧萍发布时间:2022-09-23浏览次数:5183


 

    朱亦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8 年底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进行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朱亦鸣以实用化的太赫兹成像系统和成谱系统为主线,作为太赫兹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功申请到“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太赫兹科学技术前沿(合作)”,“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111太赫兹精准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上海市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理工-莫斯科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是德科技公司”(原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上海理工-安捷伦太赫兹联合实验室”(是德科技捐赠1750万设备用于科研);在“上海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专项-太赫兹技术产品中试基地”中担任技术负责人。

    在科研项目方面,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及地方课题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包括主持1项国家863计划,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子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项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光电领域前5%的共40余篇),其中包括ESI论文5篇,并有篇文章入选期刊年度最佳论文,篇文章入选期刊论文亮点,1篇入选期刊年度他引前100。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3项被转让或授权使用,累计经费达3166万。先后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兵工学会科技奖获奖三等奖”(全部奖项共计22项)等。

    所研发的全光纤时域太赫兹波谱系统和主动式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等成果,作为上海高校典型案例,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在“科创22条”落地后的成果转化首单。目前相关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用户包括上海海关、上海分析测试协会、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朱亦鸣还重视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批“上海市全英示范教学课程”1门;学生中1个团队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1个团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银奖,人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人获宝钢奖学金,人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一等奖学金,人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

    朱亦鸣现为国际红外与太赫兹学会(IRMMW-THz)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

    朱亦鸣2008年荣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2009年荣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2012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称号,2012 年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12年主讲课程获得“上海市全英示范性教学课程”,2013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6年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和“青年长江学者”称号,2017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7年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称号,2018年获得“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2020年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